第1699章 理番院迎来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头儿-《宗明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,他还有旁的想法。不论派文垣去了哪个衙门,都很可能让文垣形成自己的势力,这些最早成为他同僚、又不被文垣排斥之人都会自认为是太子的人。(允yǔn)当然要避免这种(情qíng)形,因为很多时候太子与皇帝关系不好,并不是太子本(身shēn)想要提前谋朝篡位,而是他(身shēn)旁的人与皇帝的人发生冲突,皇帝的政治势力与太子的政治势力不能相容。

    而想要避免这种(情qíng)形,(允yǔn)思量来思量去,觉得理番院最合适。理番院的官员自然也会围在太子(身shēn)旁,但外交之事毕竟与内政不同,大明也不是会被外番变动所影响的国家,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限制文垣的势力膨胀。

    他正想着,就听文垣又问道:“父亲,儿子去了理番院,担任何职?”

    “暂且任命你为理番院院副,管理理番院诸事。”(允yǔn)随口说道。给文垣正式的官职其实没什么意义,就凭借太子的(身shēn)份足以让任何人不敢不听他的话。不过既然文垣问起,(允yǔn)也就给他一个官职。

    “是,父亲。”文垣答应一声。

    文垣被派了正式差事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堂。许多官员十分高兴,但也有许多官员对此并不赞同。他们根据历史上发生的事(情qíng),认为皇帝年岁不大的(情qíng)况下,让太子太早出宫做事并不是好事,于是上折子委婉的进谏。

    (允yǔn)对于朝堂上的声音一概不理,所有进谏的奏折都留中不发。因历史上皇帝与太子的悲剧并不能直接拿出来说,(允yǔn)又是这个态度,慢慢的就无人进谏了,表面上看起来朝堂又恢复了平静,但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盯着龙椅上的皇帝与理番院的皇太子,琢磨着谁也不知道的事(情qíng)。

    与朝堂相比,后宫却波澜不惊。文垣出生后被朱元璋亲自抱过,名字也是朱元璋亲自起的,虽然之后朱元璋马上就死了,但也基本确定了他的太子之位,第二年(允yǔn)又正式加封文垣为皇太子,一直到今(日rì)。所以后宫之人早就接受了这一事实,没人有不该有的想法,对于他出来办差也并不在意,除了一人之外。

    “你父亲派了你差事,让你去理番院办差?”当天晚上父子回到坤宁宫,(允yǔn)同熙瑶说了派了文垣差事。熙瑶当时脸上只有欣喜之色,并无其他;但第二(日rì)一早(允yǔn)去上朝后,熙瑶就将儿子叫来,详细询问。

    “娘,父亲是这样吩咐的。”文垣回答。

    “你父亲为何会派给你这个差事?”熙瑶追问道。

    “当时父亲说,因派了理番院院使与西方司郎中去印度办差,理番院的差事无人管束;头一次带着儿子办差又恰好与朝鲜这一番国有关,所以派了儿子理番院的差事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